概述
为实现下拉刷新功能,大多数 H5 框架都是通过 DIV 模拟下拉回弹动画,在低端 android 手机上,DIV 动画经常出现卡顿现象(特别是图文列表的情况); mui 通过使用原生 webview 下拉刷新解决这个 DIV 动画的卡顿问题,并且拖动效果更加流畅;
这里提供两种模式的下拉刷新,以适用不同场景:
单 webview 模式
-
效果展示:
-
动画原理:
下拉刷新时,触发的是原生下拉刷新控件,而整个
webview
位置不会发生变化,所以不会在拖动过程中发生DOM重绘,当控件拖动到一定位置触发动态加载数据以及刷新操作。此模式下拉刷新,相比双webview 模式,不创建额外 webview,性能更优。 -
使用方法:
mui 初始化时设置
pullRefresh
各项参数,与双 webview 模式的子页面设置是一样的。说明:- DOM结构无特殊要求,只需要指定一个下拉刷新容器标识即可
-
模式说明:
- 优点:
- 性能更优,体现在两点:
- 相比双webview,不创建额外子 webview 性能消耗更少
- 下拉拖动过程中不会发生重绘,也减少了性能消耗
- 性能更优,体现在两点:
-
缺点:
- 目前仅支持‘cricle’样式以及该样式的颜色自定义
- 优点:
双 webview 模式
-
效果展示:
-
动画原理:
使用双 webview 模式的下拉刷新,创建一个子 webview 添加列表;拖动时,拖动的是一个完整的 webview,避免了类似 DIV 拖动流畅度不好的问题,回弹动画使用原生动画;在 iOS 平台,H5 的动画已经比较流畅,故依然使用 H5 方案。两个平台实现虽有差异,但 mui 经过封装,可使用一套代码实现下拉刷新。
-
使用方法:
主页面内容比较简单,只需要创建子页面即可:
iOS平台的下拉刷新,使用的是 mui 封装的区域滚动组件, 为保证两个平台的 DOM 结构一致,内容页面需统一按照如下 DOM 结构构建:
其次,通过 mui.init 方法中 pullRefresh 参数配置下拉刷新各项参数,如下:
-
模式说明:
- 优点:
- 可自定义下拉刷新样式,更改文字等等.参考关于自定义下拉刷新样式问答
-
缺点:
- 相比单 webview,性能消耗更大,不过都比 div 模式的要好用
- DOM结构需要统一配置
- 优点:
-
滚动到特定位置
下拉刷新组件滚动到特定位置的方法类似区域滚动组件
示例:在 hello mui 下拉刷新示例中,实现了双击标题栏,让列表快速回滚到顶部的功能;代码如下:
-
更改下拉刷新文字位置
*可以解决修改下拉刷新子页面默认
top
值后,下拉刷新提示框位置异常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在父页面给mui-content设置top属性
目前仅支持 双 webview 模式
自动触发下拉刷新
mui 支持设置首次加载时自动触发一次下拉刷新,配置如下auto
参数为:true
即可,上拉加载同样支持此配置
下拉刷新结束
两种模式在下拉刷新过程中,当获取新数据后,都需要执行 endPulldown
方法,
该方法的作用是关闭“正在刷新”的样式提示,内容区域回滚顶部位置,如下:
扩展阅读
问答社区话题讨论: 下拉刷新
代码块激活字符:
目前仅支持 双 webview 模式